建立核心主題:確定你的漫畫想傳達什麼訊息(友情、成長、冒險等)。這有助於故事保持一致性。
三幕結構:將故事分為開端(介紹角色與世界觀)、中段(衝突與發展)、結尾(解決問題或留懸念)。即使是短篇,也能用這結構讓故事完整。
角色驅動劇情:讓角色的個性、動機和選擇推動故事,而非強行安排事件。例如,一個膽小的角色如何克服恐懼?
精簡對話:漫畫對話要簡潔有力,避免冗長。每句話都要有目的(推進劇情、展現性格或幽默)。
練習寫大綱:用一頁紙寫下故事的起承轉合,確保邏輯清晰,再細化成每頁的劇情。
視覺獨特性:用外型、服裝、表情區分角色。例如,高大威猛的英雄 vs. 小巧狡黠的反派。試著用剪影測試:只看輪廓能否認出角色?
性格融入設計:角色的外觀應反映個性。例如,活潑的角色用明亮色彩、動感線條;沉穩角色用冷色調、直線。
動作與表情:練習畫角色在不同情緒下的表情(快樂、憤怒、悲傷),以及動態姿勢。參考真人或動畫,捕捉自然動作。
背景故事:為主要角色寫簡短背景(目標、恐懼、秘密),讓他們更立體,即使不全寫進漫畫,也能讓你更了解他們。
分鏡節奏:用分鏡控制故事節奏。緊張場面用小而密集的格子;情感高潮用大格子或全頁構圖。避免每頁格子大小相同,會顯單調。
視角引導:用不同視角(俯視、仰視、特寫)增強情緒。例如,仰視讓角色顯得強大,特寫強調表情。
留白與平衡:避免每格畫面過滿,留白能讓讀者喘息,聚焦重要元素。對話框位置也要安排好,不遮擋畫面。
閱讀流向:中文漫畫通常從右到左讀,確保分鏡和對話框順序符合閱讀習慣。可以用箭頭或線條引導讀者視線。
草稿先行:先畫簡易分鏡草稿(小方格+火柴人),確認故事流暢,再細化成完整畫面。